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职场快讯 > 职讯 >

如何打破“企业招工难、工人就业难”的矛盾冲突

来源:腾讯网 | 发布时间:2021-09-04 21:17:49 |  访问:552

近几年来,在我国就业市场上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即“企业招工难、工人就业难”的矛盾现象,一边是企业高薪也招不到高级技术工人,另一边是每年的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当招工难遇上就业难,特别是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的严重缺乏,对我国当前工业发展有什么重大影响,如何打破这种矛盾冲突?

在工业发展史上,几乎每一次的工业革命都推动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崛起,纵观世界主要大国的崛起之路,无不是在科技革命的催动下,带动制造业的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重大突破。工业兴则国兴,进入21世纪,在以互联网、人工智能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最终才能实现大国崛起。

提高技术工人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

在目前很多年轻人、家长和亲戚长辈看来,工厂技术工人并不算一个特别体面的工作,工作环境脏、乱、差,社会地位低,读书读了多年,临了反而成为了在车间里、工厂里做工的工人,是件很没面子的事情,尤其是很难找到对象结婚。

蓝领工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他们与老师、医生、教授这些职业一样,同样在默默工作着,只是社会分工不同,同样创造的价值也不同,只要刻苦钻研,同样可以干出非凡的事业,他们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获得尊重。

另一方面,目前技术工人的薪资待遇普遍都不高,这也是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的很大原因之一,笔者曾经问过一些身边的白领工作者,薪资待遇高的情况下,会愿意到车间里做技术工人吗?得到的回答纷纷是,“如果工资待遇可以的话,还是愿意从事工厂技术方面的工作”。可见,目前技术工人的待遇问题成为技术工人短缺的重要原因。

再者,很多技术工人考虑到自我的职业晋升,目前,受工龄和技术的限制,技术工人的职业晋升相对狭窄,自我成就感的提升和收入的提高周期也长,一个普通工人从20多岁做起,最少要经过10年左右的时间去熬资历,积累实践经验,有了专业技术的职称,往往年龄都到了三四十岁,长周期和自我获得感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这个行业。

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生存问题,保障技术工人的工资福利,提高自我的获得感和社会地位,技术工人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技术工作中去,以一颗“匠心”去搞科研,长此我们才能获得更多优秀的高科技人才。

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

笔者认为,就目前出现“企业招工难、工人就业难”的矛盾冲突根本问题是,目前的大部分就业生无法满足企业的技能需求,而大部分企业又不愿意花钱去培养人才,担心花费的时间和金钱下去后,还得不到效果,或者人才培养出来后,轻易的就流失了,最终还是“为他人做嫁衣”。

而这时候,加强高校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我们高等院校对学生培养的内涵和标准理解都不够透彻,重理论,轻实践,教育施行高度集中的办学体制,这种单一培养模式的长久发展,导致我国高校培养在人才培养上呈现出“千校一面”,相应也造成“千人一面”的局面,现在的毕业生,在实践中突出表现为适应能力差、创造能力差,实际动手能力差,团队精神薄弱,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019年年初,国务院就曾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将会有助于提高技术型人才的专业职业技能。

同时,企业与高等院校应保持密切的联系,例如,将高等院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资源进行交互,将企业的运营机制和岗位需求与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通过协调、互动和分享等长期合作模式达到高校人才培养成果与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无缝对接,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工匠级的技术大师。

工匠是心,工匠是魂,我们必须要下大力气去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大国崛起依靠工业实力的支撑,而大国实力的强与弱,则与大国工匠息息相关。不论普工还是技工,都是国家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颗螺丝钉,是一个国家崛起的关键因素。

推荐:更多如何打破“企业招工难、工人就业难”的矛盾冲突,就业,技术工人,高校 请关注 今日招聘官方微信公众号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 责任编辑:今日招聘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今日招聘"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今日招聘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今日招聘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求职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未经招聘网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工招聘信息及作品 | 招聘网版权所有 2007-2018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2895号

网站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178-14 公司招聘招人好网站,就在招聘网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浙B2-20080178-14